2019/1/1 第二代產品專案正式啟動,並且選擇在全公司月會,進行動土儀式,期許可以「敏捷」地完成產品開發。
第一次以敏捷團隊之姿,啟動「Sprint1」,本職為系統分析師(SA)的我,開始將抽像的需求轉換成顆粒較小的功能項目,使用user story方式撰寫規格,並提早在sprint1開始之前,就完成撰寫需求故事。接著在衝刺會議向工程師、UX說明需求故事,再由團隊腦力激盪一起設計畫面且討論需求,衝刺會議時間約4-5小時,衝刺頻率為三週。
使用最傳統的方式,利用便條紙的方式,黏貼在牆上,作為專案看板,可以清楚顯示每項故事的進行進度,並且每日進行站立會議,更新每一項任務的進度,直到衝刺的最後一天,團隊將在展示會議demo當前衝刺完成的工作項目。
如何撰寫故事:
1. User Story是給開發者們去實現目的,要使用者採取甚麼樣的操作還有調整空間。
2. User Story 強調透過一份簡單的情境規格,具體的描述出軟體在「使用者」的手上,是怎麼樣被「操作」的。
3. 刀的真義,不在殺,在藏 user story 的真義,不在格式,在講 講出來,講清楚,講的人懂。
4. User story是採取價值驅動,價值會比規格更加重要。
驗收標準應該包含:
• 功能的負面場景
• 用戶故事對其他功能的影響
• 用戶體驗問題
• 功能和非功能用例
• 性能問題和指導方針
• 系統和功能的用處
• 功能系統不能和不應該做的事
• 端到端的用戶流